• 1. 第六章 自营业务 学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自营业务的概念、特点、种类、管理、处罚。 ; 了解自营业务的分析方法 ;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
    • 2. 第一节自营业务概述 自营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自营业务的种类 自营业务的管理 证券自营业务信息报告 自营违规的处罚
    • 3. 自营业务的含义和特点自营业务的含义 证券自营业务是指综合类证券公司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用自己名义开设的证券账户买卖有价证券,以获取盈利的行为。作为自营业务买卖的对象,有上市证券,如在证交所挂牌交易的人民币普通股、基金券、认股权证、国债、公司或企业债;也有非上市证券。
    • 4. 自营业务的特点证券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决策的自主性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首要特点是决策的自主性,这表现在:第一、文易行为的自主性。证券公司自主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某种证券。第二、选择交易方式的自主性。在符合有关法规的前提下,证券公司在买卖证券时,是在柜台上买卖,还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由证券公司自主决定。第三、选择交易品种、价格的自主性。即,证券公司在进行自营买卖时,可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买卖品种、价格。
    • 5. 自营业务的特点证券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交易的风险性 风险性是证券公司自营买卖业务区别于经纪业务的另一重要特点。证券交易的风险性决定了自营买卖业务的风险性。因为自营业务是证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和合法资金进行直接的证券买卖活动,证券公司自己作为投资者,买卖的收益与损失完全由证券公司自身承担。 收益的不稳定性 证券公司进行证券自营买卖,其收益主要来源于低买高卖的价差。但这种收益不像收取代理手续费那样稳定。
    • 6. 自营业务的种类 上市证券的证券自营买卖 上市证券是证券公司自营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上市证券的自营买卖是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主要内容。证券公司自营买卖上市证券除具有自营业务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吞吐量大、流动性强、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
    • 7. 自营业务的种类其他证券的自营买卖 柜台自营买卖 证券的柜台自营买卖比较分散,通常交易量较小续简单、清晰,费时也少,且仅为债券买卖。 承销业务中的自营买卖 证券公司在证券承销过程中也可能有自营买卖。例如,在股票承销中采用包销方式发行股票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全额售出,按照协议,余额部分由证券公司买入。同样,在配股过程中,投资者未配部分,如协议中要求包销,也须由证券公司购入。
    • 8. 自营业务的管理 取得自营资格的条件 证券公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应当首先取得中国证监会认定的证券自营业务资格,并领取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自营业务资格证书”。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
    • 9. 自营业务的管理券自营业务的规模及比例控制 由于证券自营业务的高风险特性,为了控制经营风险,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规模、资产的流动性及资产负债比例等做出了如下规定: 证券公司自营账户上持有的权益类证券按成本价计算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80%。 证券公司从事自营业务,持有一种非国债类证券按成本价计算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20%。所谓“一种非国债类证券”是指一个发行人发行的股票、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及其他证券。 证券公司自营买入任一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不得超过该公司已流通股总市值的20%。 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不包括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和受托投资管理的资金)不得超过其净资产额的9倍;流动资产余额不得低于流动负债余额(不包括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和受托管理的资金)。
    • 10. 自营业务的管理证券自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证券自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关键要明确如下几个方面 自营业务决策制度 自营业务应由专门的经营部门集中统一经营,并根据管理层次明确不同的经营决策权限,实行“分级授权、分级决策、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同时,要明确决策程序,投资额较大的决策应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咨询论证、研究决定等程序。 自营操作原则 应明确自营部门在日常经营中经营规模的控制、投资品种的选择及投资规模、自营库存变动的控制、自营操作指令的权限及下达程序、请示报告事项及程序等。 自营的内部监督与检查 自营部门与资金、财会、经纪业务等部门应严格分开;自营部门应建立交易操作记录制度并设置交易台账,详细记录每日交易情况,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对账;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向有关领导报送自营情况统计表;公司有关业务监管或稽核部门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营业务进行检查或稽核。
    • 11. 自营业务的管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内部控制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防火墙制度 应加强自营账户的集中管理和访问权限控制 应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操作档案管理制度 证券公司应建立独立的实时监控系统 通过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全方位监控自营业务的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报告机制,定期向董事会和投资决策机构提供风险监控报告 提高自营业务运作的进明度 建立健全自营业务风险监控缺陷的纠正与处理机制 建立完备的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 加强自营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
    • 12. 自营业务的管理证券自营业务信息报告 建立健全自营业务内部报告制度,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决策执行情况、自营资产质量、自营盈亏情况、风险监控情况和其他重大事项等。 建立健全自营业务信息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报告的内容包括: ①自营业务账户、席位情况;②涉及自营业务规模、风险限额、资产配置、业务授权等方面的重大决策; ③自营风险监控报告;④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明确自营业务信息报告的负责部门、报告流程和责任人,对报告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 13. 自营违规的处罚 证券公司在取得资格证书前或在资格证书失效后从事或变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的,将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应的罚款。 证券公司有下列行为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收非法所得、罚款甚至暂停自营业务半年至一年的处罚:自营业务账户、席位情况; 不接受、不配合中国证监会的检查、调查; 不按规定上报自营业务资料和情况报告; 由上市公司或其关联公司持有10%以上股份的证券公司自营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将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混合操作; 以自己名义为他人或以他人名义为自己买卖证券; 委托其他证券公司代为买卖证券等。
    • 14. 自营违规的处罚 处罚是落实检查、加大监管力度的必要手段,制定和实施罚则,打击证券公司的违规、违禁、违法操作,有利于证券交易“三公”原则的贯彻,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为证券市场健康、规范的发展。
    • 15. 第二节自营业务分析基本分析法的概念 基本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基本分析法的内容 基本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 16. 基本分析法的概念 基本分析又称基本面分析,是指证券投资者(分析师)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以及投资学等基本原理,对决定证券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趋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财务与经营管理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作出相应投资策略选择的一种分析方法。
    • 17. 基本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股票投资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财政学与金融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 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所揭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实力。 投资学:投资学所揭示的投资价值、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等对股票价格有重要影响。 政治学:股票价格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股票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
    • 18. 基本分析法的内容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投资活动和股票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反映。根据经济指标与股票价格变化的一致性,经济指标可分为三类: 超前性指标 同步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
    • 19. 基本分析法的内容中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产业和区域经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产业分析主要探讨产业所属的市场类型、所处的生命周期、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以及产业业绩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区域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微观经济分析。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成长周期、内部组织管理、发展潜力、竞争能力、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等进行全面分析。 基本分析法还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分析和心理因素分析等。
    • 20. 基本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基本分析法的优点 : 它注重宏观环境的分析,对长期投资者十分重要。因为宏观环境对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主要影响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 有助于投资者进行个股选择。上市公司的行业状况、利润、资产净值、前景等直接反映了个股情况,对此进行基本分析,有助于投资者进行个股选择。 应用起来比较简单。
    • 21. 基本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基本分析法的缺点 : 预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把握整个股市的近期走势作用不大。 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基本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基本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周期相对较长的个别股票价格的预测和相对成熟的股票市场。
    • 22. 第三节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23.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可以暂时改变证券市场的中短期走势,但改变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如果一国宏观经济长期繁荣,则证券市场必然长期向好;相反,一国经济长期低迷,则证券市场必然长期走熊。 就针对证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而言,其核心内容在于分析国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及其决定因素。现代宏观经济学通常用GDP及其增速衡量国民收入水平与增长速度,GD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24.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评价宏观经常形势的基本变量包括五个方面,即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和财政指标,见下表:国民经济总体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政府投资 企业投资 外商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总量指标 利率 汇率 外汇储备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赤字或结余
    • 25.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基本指标,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 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一国工业行业在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工业增加值也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劳动力人口一般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好坏,经济活动低速增长或者负增长,失业率就会上升,反之,失业率会下降,因而失业率也是衡量一国经济运行好坏的重要指标。
    • 26.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而持续上升的现象。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一般认为,幅度在5%以下的通货膨胀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扩大国内总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如果通货膨胀的幅度较大,则会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如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等。
    • 27.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来往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国民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进出口)、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进口和出口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对一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进出口总量及其变化情况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即是前文提到的GDP计算公式中的X—M部分,因此,进出口额也是衡量一国经济运行好坏的重要指标。
    • 28.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投资指标 由GDP的计算公式可知,投资需求是一国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GDP的总量及其增速。就我国而言,一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总投资规模。目前,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三个部分构成: 政府投资 企业投资 外商投资
    • 29.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消费指标 消费需求是一国国内需求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一国企业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GDP的最关键因素。主要包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团体供应的消费品总额,该指标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指某一时点上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储蓄额。
    • 30.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金融指标 金融总量指标。对于一国来说,主要的金融总量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和金融资产总量。 利率。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率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四大类:贴现率与再贴现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汇率。汇率是外汇市场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汇率作为两国货币交换的比价,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债权的总和,可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所需,反映了一国对外支付与购买实力。
    • 31. 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财政指标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力保证,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税收、债务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前文已提及,是指政府通过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发生的各项支出,如政府出资修建重点工程、支付公务员工资等;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支出,如社会救济支出等。 赤字或结余。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或结余。
    • 32.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有三层含义: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每次经济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一般把经济周期分成四个阶段 : 繁荣阶段 萧条阶段 衰退阶段 复苏阶段
    • 33.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经济周期的类型 根据一个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不同的类型: 基钦周期,又称短波,是短周期,由英国经济学家基钦在1923年提出,他认为经济周期有主要周期和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 朱格拉周期,又称中波,中周期,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1860年提出,他认为经济波动分为繁荣、危机与清算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而且平均每一个周期为9-10年。一般认为,一个朱格拉周期包含两个或三个基钦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又称长波,是长周期,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提出,他认为,经济中有一种为期50-60年、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周期性波动。
    • 34.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价格走势之间的关系 由经济周期的定义可知,经济周期最核心的衡量指标是GDP,一般用GDP总量或其增速来衡量和划分一国的宏观经济周期。从总体上来看,证券市场价格走势决定于经济周期,但由于证券市场是虚拟经济形态,除了受到实体经济走势的决定与影响外,还受到投资者心理、社会重大事件等多种非实体经济因素影响,因此,短期内证券市场价格走势极有可能偏离经济周期的运行轨迹。 下图是1990年以来我国GDP总量(百亿人民币)与上证指数年终收盘价(点)之间的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价格走势与国民经济运行趋势是一致的,但在2000、2001和2005等年份,证券市场价格与GDP走势发生了较大的偏差。
    • 35.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价格走势之间的关系
    • 36.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市场本身存在着缺陷,如市场解决不了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也很难解决垄断问题,并且市场运行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收入分配两级差距拉大等。因此,当今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均不同程度上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纠正市场的偏差,我国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其干预经济的目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收入与支出水平以影响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手段。
    • 37.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直接调控总需求,进而达到调控国民收入的目标。 政府购买政策。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GDP计算公式化中的G,政府购买规模直接影响到国内总需求,因而是决定GDP值及其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政府转移支付政策。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单方面支付,包括社会福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和企业补助支出等。虽然政府转移支付不直接构成国内总需求,但对社会弱势群体和有特殊需求企业的转移支付最终会转变成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也是决定GDP值及其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 38. 税收政策。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企业的投资意愿与能力和居民的消费意愿与能力均有着重大影响。一般来说,提高税率,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均会下降,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反过来,降低税率,会刺激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进而刺激国民经济增长。 公债政策。公债是指政府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和出于其他原因考虑而发生的政府债务,发行债券是其主要形式。公债政策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水平,进而增加国内需求,但是居民和企业投资于国债,可能会减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因而公债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挤出效应。
    • 39.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控总需求,进而达到调控国民收入的目标。 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其对金融机构货款利率(再贴现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如下: 再贴现率上升→金融机构再贴现成本上升→金融机构再贴现额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 再贴现率下降→金融机构再贴现成本下降→金融机构再贴现额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加。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和政府票据)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如下: 政府卖出证券→市场中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库存→货币供应量减少; 政府买入证券→中央银行库存货币流入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
    • 4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每百元存款中要交存中央银行的比率,中央银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如下: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商业银行可放贷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商业银行可放贷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其他可选择货币政策。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除三大货币政策以外,还可选择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等政策,我国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控制等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 41.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手段上各不相同,但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调控总需求来影响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总需求影响方向的不同,可以将财政与货币政策分成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能扩大总需求进击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降低税收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刚好与之相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指能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增加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买进证券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刚好与之相反。
    • 42.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般来说,一国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选择和搭配两种政策共同使用 政策类型国民收入水平(或增速)利率水平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
    • 43. 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从长远来看,证券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但中短期价格分析而言,证券价格由其供求关系决定一般来说,证券供给增加,证券价格下跌,证券供给减少,证券价格上升;证券需求增加,证券价格上升,证券需求减少,证券价格下降。
    • 44. 第四节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概述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上市公司行业划分
    • 45. 行业分析概述行业是指从事国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经营机构和个体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道-琼斯分类法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类 我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国民经济分为三次产业 中国证监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同时借鉴了国外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制定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我国的上市公司分为13个门类
    • 46.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根据不同行业的产品差别程度、厂商数量多少和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可以将行业划分成四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具体下表所示 :
    • 47.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厂商数量与规模(实力)厂商数量众多,规模都很小厂商数量较多,其中部分厂商规模较大,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行业,厂商实力相当或相差不大一个厂商控制整个行业,厂商实力雄厚产品差别产品无差别差品差别较大,厂商非常重视通过宣传的途径突出和强化自己的产品差别两种情况:一种是纯粹寡头市场,不同厂商的产品差别不大;另一种是差别寡头市场,不同厂商的差别较大只有一个厂商,不存在产品差别进入的难易程度程度新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新厂商进可以比较自由的进入新厂商进入的障碍较大新厂商很难进入典型行业农产品大多数日用消费品行业,如服装行业纯粹寡头:钢铁业 差别寡头:汽车制造业公用事业(如供水、供电)
    • 48.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图6-4 一个完整的行业生命周期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 49. 上市公司行业划分 根据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可以对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划分,证券市场人士通常将同一行业的上市公司称为板块,如金融保险板块就是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总称。同一板块内的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与财务业绩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导致板块内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联动的可能性较大,且板块内部股票价格之间会互相影响,因此,对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划分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与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上交所与深交所均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所属上市公司的行业归属进行了划分,并在各自的网站上进行公布,投资者如果要关注某一行业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两个证券交易所的网站获得某一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
    • 50. 第五节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概述 公司基本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
    • 51. 公司分析概述 在证券投资活动中,投资者必须要对其已投资或将要投资的上市公司有足够的了解与分析,一方面是增强自身执行既定投资策略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较为明确的了解和把握自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收益与风险。 公司分析主要包括两块内容: 公司基本分析,包括公司的行业地位分析、经济区位分析、主要产品或劳务分析、经营能力分析和成长性分析等; 公司财务分析,包括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 52. 公司基本分析 公司行业地位分析 公司行业地位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公司在所处行业中 的竞争地位,主要是分析公司在行业是领导企业或是被领导企业,公司对于本行业产品(劳务)的定价权如何,公司是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等。衡量公司行业地位的主要指标是行业综合排名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经济区域分析 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与基本条件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区域经济特色分析
    • 53. 公司基本分析 公司产品分析 产品的竞争能力 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 产品的品牌战略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健全与完善,主要包括公司的股权结构、股东结构、组织机构架构等 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素质,包括管理能力与专业水平、性格特点、工作作风、个人履历、学识,以及责任感、道德品质修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
    • 54. 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
    • 55. 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得到反映公司发展趋势、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计算投资收益率,评价风险,比较该公司和其他公司的风险和收益,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证券投资分析中进行的财务分析主要使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一般来说,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 56. 公司财务分析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指对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比较是公司财务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无法开始。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种类繁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比较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与本企业历史比和与同类企业比,按比较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比较结构百分比和比较财务比率等。
    • 57. 公司财务分析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用比率来反映公司财务报表不同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分析涉及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比率指标很多,按照分析内容侧重点不同,分为变现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 58. 比率分析法变现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对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倍)=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公司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速动比率是一个比流动比率更严格的用以衡量企业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它可以更确切地反映企业快速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倍)=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 59. 比率分析法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两个指标,表明存货的流动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它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倒数乘以360天,它表示公司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 60. 比率分析法营运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 61. 比率分析法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这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衡量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为债务股权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 62. 比率分析法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是公司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的百分比。有形资产净值是股东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产权比率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公司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倍)=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 63. 比率分析法盈利能力分析 主营业务净利率 主营业务净利率是指净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是毛利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 64. 比率分析法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年末净资产的百分比,也称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
    • 65. 比率分析法投资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总数已获利息倍数 市盈率 市盈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也叫本益比,其公式: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 66. 比率分析法投资收益分析 股利支付率是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百分比,其公式如下: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 每股净资产是年末净资产与发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总数的 比值,也称为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公式如下: 每股净资产=年末净资产/发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股数 市净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其公式如下: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 67. 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 流动性分析是现金流量分析的首要内容,所谓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且不受损失的能力。现金流量分析主要包括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债务总额比等三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 68. 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主营业务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三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 69. 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指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财务弹性分析术主要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等两年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 70. 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 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如果收益能真实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好,如果收益不能很好的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不高。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收益与净现金流量的比率关系,其主要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等=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 71. 思考题 简述自营业务的特点。 简述基本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 简述如何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 如何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公司分析的范围及价值定位。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