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及性质


    第2课时 三角形外角性质
    考题组训练  
           
    命题点 1 三角形外角
    1图△ABC外角 (  )
    A∠1 B∠2 C∠3 D∠4


    2图四边形ABCD角线ACBD交点OEBC边点连接AEOE列角中△AEO外角 (  )
    A∠AEB B∠AOD C∠OEC D∠EOC
    命题点 2 利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角度
    3(2021乐山)图已知直线l1l2l3两两相交l1⊥l3∠α50°∠β度数(  )
    A120° B130° C140° D150°


    4(2021溪)副三角尺图示摆放∠180°∠2度数 (  )
    A80° B95° C100° D110°
    5图∠ABD∠ACD分线交点P∠A55°∠D15°∠P度数
    (  )

    A15° B20° C25° D30°
    6图示△ABC中ADBC边高∠DAC10°AE△ABC外角∠CAM分线BF分∠ABC交AE点F∠ABC46°求∠AFB度数



    命题点 3 利三角形外角性质证明角度间关系
    7图∠1∠2∠3∠4满足关系 (  )
    A∠1+∠2∠3+∠4
    B∠1+∠2∠4∠3
    C∠1+∠4∠2+∠3
    D∠1+∠4∠2∠3


    8图直线l1l2直线l3截l1∥l2l1点A作AB⊥l3点B中∠1<30°列结定正确 (  )
    A∠2>120° B∠3<60°
    C∠4∠3>90° D2∠3>∠4

    9图△ABC中∠BAC90°AD⊥BC点DEAD点
    求证(1)∠BED>∠C
    (2)∠AEB∠EBD+∠C+∠CAD



    10图△ABC中三角分线交点O点O作OD⊥OB交边BC点D
    (1)图①猜想∠AOC∠ODC关系说明理
    (2)图②作△ABC外角∠ABE分线交CO延长线点F求证BF∥OD



    思维拓展培优
            
    11探索纳
    (1)①已知△ABC直角三角形∠A90°图中虚线剪∠A∠1+∠2等
    (  )
    A90° B135° C270° D315°
    (2)图②已知△ABC中剪∠A四边形BCEF试探究∠1+∠2∠A关系说明理
    (3)没∠A剪掉折成图③形状试探究∠1+∠2∠A关系说明理


    答案
    第2课时 三角形外角性质
    1C 2D
    3C  图根顶角相等∠1∠α50°

    ∵l1⊥l3
    ∴∠290°
    ∵∠β三角形外角
    ∴∠β∠1+∠250°+90°140°
    选C
    4B  图∵∠590°30°60°∠3∠145°35°

    ∴∠4∠335°
    ∴∠2∠4+∠595°
    选B
    5B  图延长PC交BD点E

    ∵∠ABD∠ACD分线交点P
    ∴∠1∠2∠3∠4①
    三角形角定理∠A+∠1∠P+∠3②
    ∵∠5∠2+∠P∠5∠4∠D
    ∴∠2+∠P∠4∠D③
    ②③结合①∠A∠P∠P+∠D
    ∴∠P12(∠A∠D)
    ∵∠A55°∠D15°
    ∴∠P12×(55°15°)20°
    选B
    6解∵ADBC边高
    ∴∠ADB90°
    ∴∠BAD90°∠ABC90°46°44°
    ∵∠DAC10°∴∠BAC54°
    ∴∠MAC180°54°126°
    ∵AE∠MAC分线
    ∴∠MAE12∠MAC63°
    ∵BF分∠ABC
    ∴∠ABF12∠ABC23°
    ∴∠AFB∠MAE∠ABF40°
    7D  图三角形外角性质∠1+∠4∠5∠2∠5+∠3

    ∴∠1+∠4∠2∠3选D
    8D  ∵AB⊥l3
    ∴∠ABC90°
    ∵∠1<30°
    ∴∠ACB90°∠1>60°
    ∴∠2<120°
    ∵直线l1∥l2
    ∴∠3∠ACB>60°
    ∴∠4∠3180°∠3∠3180°2∠3<60°
    ∵∠4∠2<120°2∠3>120°
    ∴2∠3>∠4
    选D
    9证明(1)△ABC中∵∠BAC90°
    ∴∠ABC+∠C90°
    ∵AD⊥BC
    ∴∠ADB90°
    ∴∠ABC+∠BAD90°
    ∴∠C∠BAD
    ∵∠BED>∠BAD(三角形外角相邻角)
    ∴∠BED>∠C
    (2)∵∠ADB△ADC外角
    ∴∠ADB∠C+∠CAD
    ∵∠AEB△EBD外角
    ∴∠AEB∠EBD+∠EDB
    ∴∠AEB∠EBD+∠C+∠CAD
    10解(1)∠AOC∠ODC
    理∵三角分线交点O
    ∴∠OAC+∠OCA12(∠BAC+∠BCA)12(180°∠ABC)
    ∵∠OBC12∠ABC
    ∴∠AOC180°(∠OAC+∠OCA)90°+12∠ABC90°+∠OBC
    ∵OD⊥OB
    ∴∠BOD90°
    ∴∠ODC90°+∠OBD
    ∴∠AOC∠ODC
    (2)证明∵BF分∠ABE
    ∴∠EBF12∠ABE12(180°∠ABC)90°12∠ABC90°∠OBD
    ∵∠ODB90°∠OBD
    ∴∠EBF∠ODB
    ∴BF∥OD
    11解(1)C
    (2)∠1+∠2∠A+180°
    理∵∠1∠2△AEF外角
    ∴∠1∠A+∠AEF∠2∠A+∠AFE
    ∴∠1+∠2∠A+∠A+∠AEF+∠AFE
    ∵∠A+∠AEF+∠AFE180°
    ∴∠1+∠2∠A+180°
    (3)∠1+∠22∠A
    理∵△EFP△EFA折叠
    ∴∠AFE∠PFE∠AEF∠PEF
    ∴∠1180°2∠AFE∠2180°2∠AEF
    ∴∠1+∠2360°2(∠AFE+∠AEF)
    ∵∠AFE+∠AEF180°∠A
    ∴∠1+∠2360°2(180°∠A)2∠A

    文档香网(httpswwwxiangdangnet)户传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0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第10周第4课时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年前   
    1364    0

    第9周第2课时6.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数学思想、方法(十大核心概念):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内容。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中,处处渗透了转化化归思想,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在今后的学习还是在科学研究中...

    5年前   
    1200    0

    第9周第3课时6.4 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1)

    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平等活动,积累探索规律的的活动经验,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5年前   
    989    0

    第11周第2课时1.2矩形的性质及判定(1)

    理解矩形的概念,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探索并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判定定理。

    5年前   
    1331    0

    第11周第3课时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2)

    探索并证明矩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年前   
    1043    0

    第11周第1课时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5年前   
    1336    0

    第10周第3课时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

    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5年前   
    1270    0

    八上人教版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

    八上-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一、选择题(共7小题;共35分)1.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4个月前   
    167    0

    函数的基本性质 3.2.1 函数的最大(小)值(第2课时)

    3.2.1 函数的最大(小)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教学重点: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利...

    3年前   
    546    0

    第2课时 成数

    第2课时 成数 一、选择题。 1.七成五写成百分数为( )。 A.7.5% B.75% C.750% D.0.75% 2.去年蔬菜产量10000吨,今年产量15...

    5年前   
    1517    0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

    4年前   
    851    0

    第2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第2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策略:1.迁移转化的策略。利用迁移,让学生明确转化原理...

    1年前   
    357    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教案

    第2章 特殊三角形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1、经历利用轴对称变换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认识. 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

    2年前   
    501    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6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第2章 特殊三角形2.6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2、领会直角三角形中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相互交...

    2年前   
    388    0

    六年级数学 第4单元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 第4单元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在教学设...

    5年前   
    1116    0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9章 「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

    9.2.2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

    1年前   
    251    0

    第5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1)学校:白济汛中心完小分校 授课教师:杨鹏杉一、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57页的例1,及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

    4年前   
    953    0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填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om 1. 用18的四个因数组成比值是 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是( )。 2.用3,4,0.51和0...

    5年前   
    1309    0

    第13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

    4年前   
    1459    0

    第3课时 函数性质综合问题

    第3课时 函数性质综合问题  第 第 3 课时  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  题型一 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例 例 1  (1)设 设 f(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当 当...

    2年前   
    522    0

    文档贡献者

    文***7

    贡献于2022-08-24

    下载需要 10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文档 来获得香币奖励!
    下载文档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