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SO/TS16949标准解说—2002版
    • 2. 4.2.3文件控制 — 补充 4.2.3.1工程规范 组织必须建立过程以保证及时评审、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基于顾客要求时间进度的更改,应该尽快进行及时的评审 ,时间必须不能超过两个工作周。 组织必须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的日期的记录,实施必须包括对所有适当文件的更新。 注:当设计记录引用这些规范或这些规范影响生产件批准程序的文件(例如:控制计划、FMEA等)时,这些标准/规范的更改要求对顾客的生产件批准记录进行更新。 顾客的各类工程文件的评审、发行和变更等规定是否有明 确的文件规定并严格执行 评审、更改按顾客要求的时间进行,不得超过二个工作周
    • 3. 更改后的工程文件要有实施的时间记录 对有重大影响的文件变更是否已按规定变更包括受影响的 PPAP的文件和记录 4.2.4记录控制 — 补充 注1:上述“处置”包括废弃。 注2:“质量记录”也包括顾客指定的记录。 4.2.4.1记录保存 记录控制必须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 质量记录的处置包括对质量记录废弃的控制 质量记录包括顾客指定的记录 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符合法律法规及顾客的要求
    • 4. 最高管理者对产品实现过程及支持过程进行评审,包括: 是否持续改进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识别是否 充分,过程更改的验证(保证所需的资源、沟通) 验证过程是否以有效的和有效率的网络运作 5.1管理承诺 — 补充 5.1.1过程效率 最高管理者必须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 5.4.1.1质量目标—补充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定质量目标和衡量方法,并必须包含在业务计划中,以开展质量方针。 注:质量目标应该考虑顾客期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
    • 5. 质量目标要定量化,要能测量和衡量 质量目标必须在业务计划(经营计划)中体现 质量目标要体现顾客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进度5.5.1 质量职责 — 补充 5.5.1.1质量职责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必须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 者。 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必须有权停止生产。 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必须指定负责人员,或委派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信息传递到相应的部门/人员 发生产品不合格时,质量管理人员有权停止生产 每个生产班次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控产品质量
    • 6. 5.5.2 管理者代表 — 补充 5.5.2.1顾客代表 最高管理者必须指定人员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包括选择特殊特 性、建立质量目标和相关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 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代表顾客传递顾客的要求 可以是一个部门/人员,也可以是与顾客对口的部门/人员 顾客要求包括确定特殊特性、质量目标、纠正和预防措施、 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的培训等 5.6.1 管理评审 — 补充 5.6.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重要内容,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及绩效趋势 管理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目标监视、和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见8.4.1 和8.5.1)。 管理评审的结果必须被记录,并至少为以下业绩证据: — 业务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和 — 顾客对提供产品的满意度。
    • 7. 必须对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和绩效的趋势进行评审 必须对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不良质量成本的分析、处理 结果进行评审 管理评审记录中至少有质量目标、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的达成情况的记录5.6.2.1 评审输入 — 补充 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对市场产品实际的和潜在的失效的分析及其对质量、 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产品实际和潜在的失效分析 产品实际和潜在的失效对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的影响也 是管理评审的内容
    • 8.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 补充 6.2.2.1 产品设计技能 组织必须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熟练的掌握适用 的工具和技术。 组织必须识别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6.2.2.2 培训 组织必须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识别培训需求,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 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具有能力。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的资格,必须特别关注是否 按满足顾客要求并被考核。 注1:本要素适用于组织内影响质量的所有级别员工。 注2:顾客特殊要求的实例:例如使用数学数据。 6.2.2.3 在职培训 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组织必须对新到职或调整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适 当的在职培训。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必须告知其工作影响质量的人员 不符合顾客质量要求的后果。 6.2.2.4员工激励 组织必须建立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的 环境的过程。该过程必须包括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 组织必须具有衡量过程,衡量员工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活动与对如何达到质量目 标所做贡献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参见6.2.2.d)。
    • 9. 识别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和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如:CAD、 CAP、FMEA、VE、QFD、DOE、GDT等 确保设计人员 具备和熟练运用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和工具 建立识别培训需求的程序以保证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 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进行认定,特别是特殊工作的 人员和顾客要求的人员:检验和试验人员、设计人员、内 审员、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铲车工、电工、焊工…… 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进行培训,使其清楚自己 的工作不符合顾客(内外部顾客、使用者)要求的影响 建立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不断创 新的过程和环境,促进员工对质量和技术的认同,通常的 方法是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处理
    • 10. 采取各种措施、方法,开展各类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 提高质量意识 提高质量意识的手段如:合理化建议、QC小组、培训、表 彰、研讨会、竞赛活动、零缺陷计划…… 6.3 基础设施 — 补充 6.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组织必须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见7.3.1.1)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 工厂的平面布置必须尽量减少材料的搬运,优化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促进 材料的同步流动。必须制定和实施监测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 注:这些要求应该关注于精益生产原则,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联系。 6.3.2 应急计划 组织必须准备应急计划(如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 货等)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
    • 11. 多方论证小组必须考虑设施、过程和设备布置于合理流程 必须有文件化的证据证明组织已经评估和/或建立现行有 效性(效能)操作的度量和监督。考虑因素:自动化的应 用、人体工程学、增值劳动、周转库存水平、均衡节拍等 此策划还必须配合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项目管理进行 工厂的布局应体现减少浪费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 减少空间、劳动力和资金的浪费) 明确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程序的责任部门/人员 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在发生前相关部门就要有应对措施, 如:选择多个供应商、关键设备及备件清单、人员顶岗清 单、安全库存等
    • 12. 采用适宜的方法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如:风险分析、事故 记录和总结的经验、使用保护性设备、法规的知识及应用、 纠正措施中学到的 在产品开发、过程开发时就进行考虑如:防错技术 确保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通道畅通,物 品标识清晰 推行和落实“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维持 良好工作环境的有效手段 6.4 工作环境 — 补充 6.4.1 确保人员安全以达到产品质量 组织必须考虑产品安全和员工潜在风险最小化的方法,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 程和制造过程活动中。 6.4.2 生产现场的清洁 组织必须保持生产现场处于有序、清洁的状态,并按产品和制造过程需求进行 维护。
    • 13. 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 — 补充 注:有些顾客将项目管理或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作为一种产品实现的方法。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缺陷探测不同,包括防错、持续改进的概念,并且基于多方 论证的方法。 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的策划必须包括顾客要求和对技术规范的参考。 7.1.2 接收标准 接收准则必须由组织定义,要求时,必须由顾客批准。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见8.2.3.1)。 7.1.3 保密 组织必须确保顾客合同的产品,正在开发的项目和有关产品信息的保密。 7.1.4 更改控制 组织必须有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过程。任何更改的影响 (包括由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必须被评定和验证,确认的活动必须被定义, 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更改在执行前必须被确认。 具有专用权的设计,如果影响外形、配合和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度),必须 由顾客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 当顾客要求时,额外的验证/识别要求,例如新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必须被满足。 注1:任何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实现更改要求通知顾客,并征得顾客同意。 注2:以上要求适用于产品和制造过程更改。
    • 14. 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产品实现的方法之一,体 现了防错、持续改进的概念,运用了多方论证的方法 产品实现的策划要关注顾客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组织确定的产品质量的接收准则必要时由顾客批准,计数 抽样检验的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 必须为顾客开发产品或项目的技术、时间进度等信息保密 产品实现、产品和制造过程中影响顾客要求的任何更改要 通知顾客,征得同意 更改的范围包括:各类技术文件、控制计划、顾客要求、 设备参数、测量设备等 明确更改的程序,包括更改的权限、实施、沟通的一致性
    • 15. 更改的影响(包括供应商的更改)必须要评审、验证,更 改执行前必须得到确认 更改时影响外形、配合、功能的专用权的设计必须由顾客 评审、认可 顾客要求增加更改的验证必须给予满足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 补充 注1:交付活动包括作为顾客合同,或采购定单一部分的任何售后产品服务。 注2:本要求包括再循环、考虑环境影响和根据组织对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知识 识别的特性(见7.3.2.3)。 注3:与条款(c)的一致性包括所有适用的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适用于材料 的获得、存储、搬运、消除或处理。 7.2.1.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组织必须在特殊特性的选择、文件化和控制方面证明与顾客要求相一致。
    • 16. 交付活动包括合同或订单中的任何售后服务 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产品特性、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产品要求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政府法规、产品安全法规、 环境保护的法规等 在产品的生命全过程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特殊特性 — 对安全性、遵守规章、安装、功能、功效或 产品的后续工序产生影响的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 特殊特性的选择、文件化和控制必须与顾客一致7.2.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 补充 以上备注中对正式评审要求的放弃,必须要求顾客授权。 7.2.2.2 组织制造可行性 组织在进行预期产品的合同评审时,必须研究、确认并文件化该产品的制造可 行性,包括风险分析。
    • 17. 如放弃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必须取得顾客授权 对新产品/项目的合同评审时,必须对可制造性及风险进行 研究分析并文件化 7.2.3.1 顾客沟通—补充 组织必须具有用顾客使用的语言、按顾客规定的格式传递必要的信息和资料的 能力(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 必须具有顾客要求的语言、规定的格式传递信息和资料的 能力,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
    • 18. 该条款不仅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也适用于产品生产 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7.3 设计和开发 — 补充 注:条款7.3的要求包括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应更关注错误测 试,而不是探测。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 补充 7.3.1.1 多方论证方法 组织必须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 — 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测: — FMEAs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取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和 — 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 注:典型的多方论证方法包括组织的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和其它 适当的人员。
    • 19. 多方论证方法是召集不同职能的人员利用知识和技能来完 成任务/活动或进行决策 多方论证方法可以包括组织的设计、制造、工程、质量、 生产和其它适当人员 也可包括顾客的采购、质量、产品工程等,供应商的人员 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中多方论证方法主要运用在如下方面:  特殊特性的开发、确定、监测  DFMEA、PFMEA的开发、评审及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 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 补充 注:特殊特性(见7.2.1.1)包括在这个要求中。 7.3.2.1 产品设计输入 组织必须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 — 顾客要求(合同评审),例如:特殊特性(见7.3.2.3)、标识、可追溯性
    • 20. 和包装; — 信息的使用:组织必须有过程从以前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分析、供方反 馈、内部输入、市场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源中获得的信息,以展开现在或将 来的类似项目; — 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护性、时间计划和成本的目标。 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必须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 —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 生产率、过程能力和成本目标; — 如果有,顾客要求,和 — 以往的开发经验。 注:制造过程设计包括防错方法的使用,按问题的大小,和所遭遇到的风险 适度的适当进行。 7.3.2.3 特殊特性 组织必须识别特殊特性(见7.3.3)和 — 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 — 与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相一致,和 — 识别过程控制文件,包括图样、FMEAs、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必须标明顾 客的特殊特性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记号,以包括对特殊特性有影响的 过程步骤。 注:特殊特性可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 21. 特殊特性也是设计和开发的输入之一 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文件化、评审:  顾客的要求(通过合同评审识别):特殊特性、标识、可追溯性、 包装要求等  从以前的设计项目、竞争对手分析、供应商反馈、内部输入、市场 数据及其它方面获得的信息  产品质量、寿命、耐久性、可维修性、时间计划、成本等目标 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文件化、评审: 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 生产率、过程能力、成本目标  顾客要求、以往和开发经验 过程设计包括防错方法的使用 组织必须识别特殊特性 不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有特殊特性,组织可以自己定义
    • 22. 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 识别特殊特性的资源:顾客要求、FMEAS、过去问题的 分析、法规等 与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一致 识别出来的特殊特性在所有技术文件和控制计划、FMEA 中体现出来 7.3.3.1 产品设计输出 — 补充 产品设计输出必须以能根据产品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 示,产品设计输出必须包括: — 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 — 产品特殊特性、规范; — 产品防错,适当时; — 产品定义,包括图样、数学数据;
    • 23. — 产品设计评审结果,和 — 诊断指南,适当时。 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过程设计输出必须以能根据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 示。过程设计输出必须包括: — 规范和图纸; — 制造过程流程图/平面布置图; — 制造过程 FMEAs; — 控制计划; — 作业指导书(见4.9.2); — 过程批准接收准则; — 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可测量性的数据; — 适当时,防错活动的结果,和 — 产品/制造过程不合格的快速探测和反馈方法。
    • 24. 设计输出是通过使用各种设计技术/工具努力简化、优化、 创新和减少浪费的结果 产品设计输出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适当时的产品防错;图样、数学数据;产 品评审的结果;使用基于工程的数据进行现场诊断服务的系统/设备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是通过使用各种制造设计技术/工具简化、 最优化、创新和减少浪费的结果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规范和图纸;制造过程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制造过程 FMEA;控制计 划;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接收准则;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护 性及可测量性的数据;适当时的防错活动的结果;产品/制造过程不 合格的快速探测和反馈方法。
    • 25. 评审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和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评审 评审通常与产品或制造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同步 设计和开发阶段的测量必须被定义、分析、文件化,作为 管理评审的内容 适当时包括质量风险、成本、准备时间、关键路径等 的测量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 补充 注:这些评审通常与设计阶段相协调,还应该包括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 7.3.4.1 监测 在设计和开发特殊阶段的测量必须被定义、分析、并以概要结果的形式报告, 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注:这些测量包括质量风险、成本、准备时间、关键路径和其它,适当时。
    • 26.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注1:确认过程通常包括类似产品的市场报告的分析。 注2:上述要求7.3.5和7.3.6适用于产品和制造过程。 7.3.6.1 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 设计和开发确认必须与顾客要求一致,包括项目时间。 7.3.6.2 样件计划 当顾客要求时,组织必须制定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组织必须尽可能使用与正 式生产相同的供方、工装和制造过程。 必须监督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 当这些服务被分包时,组织必须对外包服务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导。 7.3.6.3 产品批准程序 组织必须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的批准程序。 注:产品批准应该是制造过程验证的后续步骤。 产品和制造过程批准程序同样必须适用于供方。
    • 27. 设计和开发验证和设计和开发确认同样适用于制造过程设 计和开发确认 确认过程通常包括类似产品的现场报告的分析 设计和开发确认必须与顾客要求一致,包括项目时间 顾客要求时必须制定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尽可能使用与 正式生产相同的供应商、工装和制造过程 必须监督所有性能试验活动,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 组织必须外包的试验活动负责,并提供技术指导 组织必须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认可程序 如顾客没有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组织应符合IATF指南 的“参考书目”列出的一种批准手册 供应商同样必须遵守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
    • 28. 7.4.1 采购过程 — 补充 注1:上述采购产品包括所有影响顾客要求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例如:装配、 顺序、种类、返工和校准服务。 注2:当与供方存在合并、兼并或从属关系时,组织应该验证供方质量管理 体系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7.4.1.1 法规的符合性 用于产品中的所有采购的产品或材料,均必须满足适用的法规的要求。 7.4.1.2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组织必须以供方符合本技术规范为目的,进行供方质量体系开发,符合 ISO9001:2000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 注:供方开发的优先顺序由供方的质量绩效和所供产品的重要性决定。 除非顾客规定其它方式,组织的供方必须通过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 ISO 9001:2000认证。 7.4.1.3 经顾客批准的供方 若合同(如顾客工程图样、规范)中有规定,组织必须从经顾客批准的供方 处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 采用顾客指定的供方(包括工装和量具供方)不能免除组织确保采购的零件、 材料和服务质量的责任。
    • 29. 采购产品包括所有影响顾客要求的采购物品、服务 如组织与供应商存在合并、兼并、从属关系时,要验证供 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延续性、有效性 所有采购产品必须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组织必须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符合ISO9001: 2000标准要求是第一步,最终是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供应商开发的先后顺序由供应商的质量绩效和所供物资的 重要性决定 除非顾客规定其它方式,组织的供应商必须通过经认可的 认证机构的ISO9001:2000认证 合同规定时,组织必须从顾客批准的供应商采购产品 采用顾客指定供应商的产品不能免除组织确保采购产品质 量的责任
    • 30.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 补充 7.4.3.1 进货产品的质量 组织必须有过程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见7.4.3),可以采用下列的一种或多 种方法: — 组织对收到的统计数据加以评价; — 接收检验和/或试验,例如基于性能的抽样; — 结合已交付的可接受的产品质量记录,由第二方或第三方机构对供方现场进 行评估或审核; — 由指定的实验室评价零件; — 顾客同意的其它方法。 7.4.3.2 供方检测 必须通过下列指标对供方表现进行监测: — 已交付产品的质量; — 顾客中断,包括市场退货; — 交付时间表现(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 — 与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态顾客通知; 组织必须促进供方监测制造过程表现。
    • 31. 组织可以采用下列的一种或多种方法验收采购产品: 组织对收到的统计数据加以评价;接收检验和/或试验;结合已交 付的可接受的产品质量记录,由第二方或第三方机构对供方现场进 行评估或审核;由指定的实验室评价零件;顾客同意的其它方法。 组织必须通过下列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监测和趋势分析,以 确定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 已交付产品的质量;顾客中断,包括市场退货;交付时间表现(包 括发生的超额运费);与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态顾客通知 组织必须促进供应商监测制造过程表现如: 生产线控制系统(ANDON)、前置时间的缩短、时间安排的扁平化、 标准化工作、计划性的维护、首次运行的质量结果、工作场所的组织、 可视控制的开展、实施防错机会的数量等
    • 32.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补充 7.5.1.1 控制计划 组织必须: — 针对所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各层次上开发控制计划 (见附录A),包括流程性制造的散装材料的过程,和 — 有考虑了设计FMEA和制造过程FMEA的试生产和生产控制计划 。 控制计划必须: — 列出用于制造过程控制的控制手段; — 包括监测由顾客和组织共同定义的特殊特性控制(见7.3.2.3)的方法; — 若在,包括顾客要求的信息,和 — 当过程不稳定或不具有统计能力时启动明确的反应计划(见8.2.3.1); 当任何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物流、供货资源或FMEA的更改发生时,必 须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 注:评审或更新后的控制计划顾客可能要求批准。
    • 33. 制订控制计划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 产品的各层次  包括原材料和零件生产  产品/过程与现生产有明显差异时 考虑DFMEA和PFMEA的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是APQP或项目管理的输出。应用过程分析方法 使用多方论证方法,由多方论证小组制定 列出用于制造过程控制的控制手段 包括监测由顾客和组织共同定义的特殊特性控制的方法 包括顾客要求的信息和当过程不稳定或不具有统计能力时 的反应计划 控制计划在下列情况要重新评审、修改:产品更改、过程 更改、FMEA更改、测量和采购资源变更、过程不稳定、检 验方法、频次
    • 34. 7.5.1.2 作业指导书 组织必须为所有负责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操作人员,提供文件化的作业指导书。 这些指导书必须在工作现场易于得到。这些指导书必须来源于适当的文件,如 质量计划、控制计划和产品实现过程。 7.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 无论何时实施(如作业的初步运行、材料的改变、作业更改),均必须进行作 业准备验证。 作业准备人员必须易于得到作业指导书。适用时,组织必须使用统计方法进行 验证。 注:推荐采用首末件(批)比较的方法。 7.5.1.4 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 组织必须标识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建立有 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必须包括: — 有计划的维护活动; —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 关键生产设备备件的可获得性; — 文件化、评估和改进维护的目标。 供方必须利用预测性维护方法以持续改进生产设备的效率和有效性。
    • 35. 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文件化的作业指导书 在现场必须易于得到,不中断操作情况下查阅到 作业指导书可能采用:标准操作单、过程单、图样、目视 辅具、装运清单、检验或实验指导书等 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验证,确保生产件符合要求 一般可以进行上下批首未件比较(上批产品的最后一部分 /件和本批的开始一部分/件) 较好的办法是通过控制图进行验证,即在控制图上未出现 殊原因变差,2/3的点在控制限宽度中部1/3的区域。 必须明确关键生产设备,建立有效的预防性系统  有计划的设备维护活动 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 关键设备备件的可获得性  文件化、评估和改进维护目标 组织必须利用预测性维护方法持续改进、提高设备效率
    • 36. 7.5.1.5 生产工装的管理 组织必须为工具和量具的设计、制造和验证活动提供适当的技术资源。 组织必须建立和实施生产工装管理的系统,包括: — 维护及修理的设施与人员; — 贮存与修复; — 工装准备; — 易损工具的更换计划; — 工具设计的变更文件化,包括工程更改等级; — 适当时,工具的调整及其文件的修订。 — 工装确定,明确其状态,如生产、修理或报废; 如果任何工作被外包,组织必须建立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 注:该要求同样适用于车辆服务零件的工装。 7.5.1.6 生产计划 为满足顾客要求,必须进行生产计划,如由信息系统支持的准时化生产,该信 息系统允许在过程的关键阶段使用生产信息,并且是定单驱动的。
    • 37. 必须为工装设计、制造、验证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源 建立工装管理的体系进行控制:  维护和修理人员  贮存与修复  工装准备  易损件的更换计划  工装设计变更的文件化  工装的修整 必须监视外包工装的设计、制造、验证活动 用于车辆服务的工装同样要进行控制 必须编制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交付要求 信息系统支持的生产管理系统,如:MRP、ERP 提倡订单驱动的准时化生产方式
    • 38. 必须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确保组织内了解组织外的不合格 服务问题信息要及时通报制造、设计、工程、质量等部门 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必须验证下列项目的有效性:  组织任何的服务中心  任何特殊用途的工具或测量设备  服务人员的培训7.5.1.7 服务信息反馈 必须建立并保持服务问题与制造、工程和设计部门沟通的过程。 注:将“服务问题”增加到这个要素,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了解发生在组织 以外的不合格。 7.5.1.8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组织必须验证以下项目的有效性: — 组织任何的服务中心; — 任何特殊用途的工具或测量设备,和 — 服务人员的培训
    • 39. 正常生产流程中产品所处位置不体现产品检验/试验状态 采用区域法标识检验/试验状态必须标识清晰并文件化 必须进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注:在正常生产流程中产品所处的位置,并不体现其是否处于适当的检验、试 验状态,除非产品本身状态明显,(如:自动化生产传递过程中的材料)。如 果试验状态标识清晰,形成了文件且达到了指定的目的,允许采用分区法来标识。 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 — 补充 以上7.5.3中的“适当时”,必须不适用。7.5.4 顾客财产 — 补充 注:这个条款包括顾客所有的可循环使用的包装。 7.5.4.1 顾客所有的生产工装 顾客所有的工具,用于制造、试验、检验的工装必须永久性标识,以使每个项 目的所有关系清晰可见,并可以确定。
    • 40. 顾客财产包括循环使用的包装 顾客提供的工装必须进行永久性标识 7.5.5 产品防护 — 补充 7.5.5.1 贮存和库存 必须按策划的适当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 组织必须使用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周转期,确保货物周转,如“先进先出 (FIFO)”。废旧产品必须按对待不合格品的类似方法进行控制。 必须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物资状态 特别关注易损物资、储存环境、保质期、包装、气候条件 的控制 必须建立库存管理系统,优化库存周转期,实行先进先出 把废旧产品作为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 41.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补充 注:能追溯到装置校准记录的编号或其它标识满足了上述要求 c)的意图。 7.6.1 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 究。此要求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提出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收准 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相一致。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 也可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 7.6.2 校准/验证记录 用以证明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的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自备和 顾客所有的设备,其校准/试验活动记录必须包括: — 设备鉴定、包括设备校准的测量标准; — 由工程更改所发生的修订; — 在校准/试验时获得的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 — 对规范以外情况的影响的评估; — 在校准/试验后,有关符合规范的说明; — 如果可疑材料或产品已被发运,对顾客的通知。
    • 42. 追溯到校准记录的编号才能满足 7.6 c)的要求 必须对控制计划中提出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采用顾客指定的参考手册,如顾客批 准也可采用其它方法 所有测量设备、量具的校准/验证活动记录必须包括:  测量设备鉴定、校准的测量标准  工程更改所发生的修订  校准/试验时获得的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  对规范以外情况的影响的评估  在校准/试验后有关符合规范的说明  如果可疑材料或产品已被发运,对顾客的通知的记录
    • 43. 7.6.3 实验室要求 7.6.3.1 内部实验室 组织的内部实验室设施必须定义范围,包括进行的检验、试验和校准服务的能 力。实验室范围必须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实验室至少必须为以下事项 明确规定和实施技术要求: — 实验室程序的充分性; — 实验室人员的资格; — 产品试验; — 根据相关过程标准(例如ASTM、EN等),正确实施这些服务的能力;和 — 有关记录的评审。 注:通过ISO/IEC 17025资格认可可以证明供方内部实验室符合这个要求,但 并不强制。 7.6.3.2 外部实验室 为组织提供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实验室必须有确定的范围, 包括有能力进行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和 — 必须有证据证明外部实验室可以被顾客接受,或 — 实验室必须通过ISO/IEC 17025或等同的国家标准的认可。 注1:这些证据可以由顾客评定,如顾客批准的第二方评定证明实验室满足 ISO/IEC 17025或相应国家标准的意图。 注2:当给定的设备、校验服务无法在有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时,可以由原设备 制造者实施。这种情况下,组织应该确保满足要求7.6.3.1。
    • 44. 试验室范围是指包含下列内容的质量记录证实的范围:  组织的试验室有能力实施的规定试验、评价和校准的资料  用以实施上述工作的设备清单  实施上述工作的方法和标准清单 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试验室包含在现场评审中 试验、校准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应有证明材料 应有从接受样品保管、处理、设备校准的程序文件 原始数据是指:试验进行中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获取的数 据。原则上不能编辑或人为加工,它有别于列于报告上的 结果。 试验室环境应根据需要监视、控制、保持并有记录
    • 45. 试验和/或校准方法,应有标准和文件规定,应满足顾客 需要和优先使用国际、地域和国家标准 在执行任务之前,应有证据证明有执行标准规范的能力 使用标准规范以外的方法,应经顾客同意 要有采用统计技术的能力和证据 通过ISO/IEC17025认可以证明组织的内部试验室符合要 求,但不强制 为组织提供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实验室必须有能力进 行相应的服务 必须有证据证明顾客接受、认可该外部实验室 该实验室必须通过ISO/IEC17025或等同的国家标准的认可 如测量设备校准服务无法在有资格有实验室进行,可以由 设备制造者实施,但必须满足7.6.3.1的要求
    • 46. 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确定适用的统计技术,并在控制计 划中明确 统计技术的应用包括:  产品开发: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置信度分析和预测  产品采购:柱状图、分层抽样、帕累托分析、抽样计划  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验证:过程能力研究、控制图、帕累托分析  现场分析:置信度评估、帕累托分析、因果分析图 组织必须了解和使用基本的统计概念:变差(特殊原因、 普通原因)、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Z、CPK)、 过度调整(进行统计上不适当的过程调整) 8.1.1 统计工具的确定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必须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8.1.2 基本统计概念知识 整个组织必须了解和使用基本的统计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 力和过度调整。
    • 47.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能力通过以下指标及绩效趋势进行确认:  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绩效  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市场退货  交付表现(包括超额运费)  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顾客通知 顾客满意应考虑内部和外部顾客8.2.1.1 顾客满意度—补充 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必须通过对实现过程性能的持续评价加以检测。绩效指标必 须基于但不限于下列的目标数据: — 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绩效; — 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市场退货; — 交付表现(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 — 与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顾客通知。 组织必须检测制造过程性能的绩效,以证明符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的 要求。
    • 48. 制造过程的绩效涉及精益生产工具的使用,如:  生产线控制系统(ANDON)就位  第一次运行的质量结果  准备时间的缩短  均衡生产安排  标准化工作  计划性的维护  工作场所的组织、  可视控制的开展  实施防错机会的数量等8.2.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必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以验证与本技术规范和任何附加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符合性。 8.2.2.2 制造过程审核 组织必须审核每个制造过程,以决定其有效性。 8.2.2.3 产品审核 组织必须按规定的频次,在生产和交付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符 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如产品的尺寸、功能、包装、标签等)。 8.2.2.4 内部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必须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且必须按年度计 划进行安排。当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审核频率必须适当增加。 注:每次审核应该使用规定的检查表。 8.2.2.5 内部审核员资格 组织必须具有有资格审核本技术规范要求的内部审核员(见6.2.2.2)。
    • 49. 组织必须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验证是否符合本技术规 范和任何附加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组织必须进行过程审核验证过程的有效性 组织必须按规定的频次在生产和交付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 行审核,以验证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 内部审核必须覆盖组织的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 动、班次 内部审核必须按年度计划进行 当发生重大的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抱怨时,必须适当 增加审核频率 内部审核必须使用规定的检查表 内部审核员必须具备资格且独立于被审核部门
    • 50. 8.2.3.1 制造过程的检测和衡量 组织必须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定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 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补充输入。过程研究的结果必须形成文件,并附有生产 方法、测量和试验以及维护指导书等适当的规范。这些文件必须包括过程能力、 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获得性的目标及其接收准则。 组织必须保持顾客生产件批准程序规定的过程能力或性能。组织必须确保有效 实施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包括符合如下规定: — 测量技术; — 抽样计划; — 接收准则,和 — 当不满足接收标准时的反应计划。 必须记录重要的过程活动,如更换工具、修理机器等。 当控制计划中的特性不稳定和能力不足时,组织必须启动反应计划。适当时, 反应计划必须包括遏制产品和100%检验。为确保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组织 必须完成明确进度和责任要求的纠正措施计划。要求时,此计划将由顾客评审 和批准。 组织必须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
    • 51. 组织必须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进行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 并为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过程研究的结果必须形成文件,包括过程能力、可靠性、 可维护性及接收准则 组织必须保持顾客生产件批准程序规定的过程能力或性能 组织必须有效实施控制计划、过程流程图并符合测量技术、 抽样计划、接收准则及反应计划 必须记录重要的过程活动,如更换工装、修理设备 当控制计划中的特性不稳定和能力不足时,必须启动反应 计划遏制产品或适当时进行100%的检验 组织必须实施纠正措施,明确进度和责任,确保过程稳定 和有能力,顾客要求时由顾客评审和批准 过程更改的生效日期组织必须进行记录
    • 52. 8.2.4 产品的检测和测量 — 补充 注:当选择产品参数以监视对内、外部规定的要求的符合性时,组织确定 产品特性的类型,决定了: — 测量类型; — 适当的测量方法,和 — 要求的能力与技术。 8.2.4.1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必须按控制计划中规定的足够频次,根据顾客的工程材料及性能标准,对所有 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验证。其结果必须供顾客评审。 注:全尺寸检验是对设计记录上显示的所有产品尺寸进行所有的测量。 8.2.4.2 外观项目 若组织制造的零件被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则组织必须提供: — 适当的资源,包括评价的照明; — 有适当的颜色、纹理、光泽、金属亮度、结构、形象清晰(DOI)的标准 样件; — 维护和控制外观标准样件及评价设备,和 — 对从事外观评价的人员的资格进行验证。
    • 53. 组织选择产品特性的监视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时,根据产 品特性的类别决定测量的类型、测量方法、要求的能力和 技术 全尺寸检验按照设计记录显示的所有尺寸对零件的进行完 整的测量 功能试验是指确保零组件符合顾客与组织工程规范和材料 要求的测试 除非顾客批准的控制计划另有规定,均需每年对所有产品 进行一次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顾客要求时应将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结果交顾客评审
    • 54. 必须维持适当的外观评审区、照明要求 外观评价人员的资格应经验证,包括定期的视力、配色和 /或色盲检查 提供和维护标准样件(样板),该样件经顾客认可8.3.1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 补充 不确定或可疑状态的产品,必须按不合格产品对待。(见7.5.3) 8.3.2 返工产品的控制 返工指导书,包括重新检验要求,必须被适当的人员易于得到和使用。 8.3.3 顾客通知 当不合格产品被发运时,必须立即通知顾客。 8.3.4 顾客弃权 无论何时当产品或制造过程与当前的批准不同时,在进一步实施前组织必须获 得顾客的让步或偏离许可。 组织必须保存有效期限或授权数量方面的记录。当授权期满时,组织还必须确 保符合原有的或替代的规范和要求。被授权的材料装运时,必须在各包装箱上 作适当的标识。 此要求同样适用于采购来的产品。在提交给顾客之前,组织必须就供方的任何 要求,与顾客达成一致。
    • 55. 不确定或可疑状态的产品必须按不合格产品对待 不合格品返工时要有包括重新检验的返工作业指导书,作 业人员并易于得到 如不合格品被发运要立即通知顾客 当产品或制造过程与顾客批准不符时,必须取得顾客的让 步或偏离许可 授权 — 是指顾客对让步或对背离的批准的认可,通常应文 件化并形成记录 组织必须保存有效期或授权数量方面的记录 授权的产品装运时必须在各包装箱上作适当的标识 授权期满时组织必须确保符合原来的或替代的规范和要求 该条款( 8.3.4)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提交给顾客的采购物资
    • 56. 质量体系运行绩效必须与业务计划的目标进行比较并采取 措施 确定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的优先次序 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作为经营状况、 决策、策划的依据 及时报告产品在使用中的信息 收集整理的数据要与竞争对手和/或适当的基准比较 8.4.1 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质量运行绩效的趋势必须与整个业务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并采取措施以支持: — 确定迅速解决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 — 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状况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 — 及时报告在使用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的信息系统。 注 :数据应该与竟争对手和/或适当的基准的数据相比较。
    • 57. 组织必须确定持续改进的过程 制造过程改进必须持续关注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 差的控制和减少 所控制的特性必须反应在控制计划中 8.5.1.1 组织的持续改进 组织必须确定持续改进的过程(见ISO 9004:2000附录 B)。 8.5.1.2 制造过程改进 制造过程改进必须持续关注于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的控制和减少。 注1:在控制计划中将受控特性文件化; 注2:一旦制造过程有能力且稳定、或产品特性可以预测且满足顾客要求 时,应持续改进。
    • 58. 8.5.2.1 解决问题的方法 组织必须具有规定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识别和消除根本原因。 若有顾客规定的格式,则组织必须采用规定的格式。 8.5.2.2 防错 组织必须在纠正措施过程中使用防错方法。 8.5.2.3 纠正措施影响 组织必须将已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实施的控制应用于消除在其它类似的过程和产 品中存在的不合格原因。 8.5.2.4 退货产品试验/分析 组织必须对从顾客制造厂、工程部门及其经销商退回的产品进行分析。组织必 须尽可能缩短该过程的周期。必须保存分析记录,而且在需要时以提供。组织 必须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 注:周期应该与确定原因、纠正措施和实施有效性监视相一致。
    • 59. 组织必须规定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有效的方法至少包括 以下步骤:识别问题、遏制、根本原因识别、采取措施、 验证措施有效性 运用质量工具分析问题:失效模式分析、能力研究、关系 图、数据收集、因果图、FMEA评审、柱状图、排列图、 概率图、图解记录、分层抽样等 顾客若有规定格式组织必须采用 组织必须在采取纠正措施过程中使用防错方法 组织必须将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实施的控制应用于其它类似 的问题(措施的平行展开) 组织必须对退回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并尽可能缩短试验、 分析时间 记录保存分析的结果,并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
    • 60. 6.4 工作环境 — 补充